信息中心

湖南沅江市:“众人拾柴”破“小农水”大难题

日前,在湖南省沅江市新湾镇新湾村南洲机埠改扩建工地上,机声隆隆,热闹非凡。近百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地开挖沟渠、抢建机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使新湾村近2000亩旱地每亩增加纯收入300元以上。

 谈到村民投集资30万元建水利的事,新湾村的李建成说:“只要是出钱修水利,我们都乐意。”这是沅江市创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实行上级财政部分投资、村民为主自筹资金修水利,实现水利建设从“大包大揽”到“众人拾柴” 转变的一个缩影。

 作为首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试点,沅江市积极建立工程建设方案与管护方案同步审批的项目规划管理机制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让群众在项目招标、施工进度、经费支出、监督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提升其支持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项目补助方式,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更加良性投入机制。

 “以往从建到管都是由政府‘胡子眉毛一把抓’。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让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管好点多面广的小农水工程。”沅江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沅江市因地制宜,全面落实农村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明确使用权,放活经营权,同时对财政投资形成的水利资产进行移交,落实权属和管护责任,逐步构建“归属清楚、权责明晰”的农田水利设施权属制度。建立起“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为主,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奖补为辅”的长效管护机制。

 沅江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沅江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改革项目的实施方式、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创新运行管护模式”三个方面十大试点任务。市水务局牵头组织进行市、乡、村三级培训,明确试点工作内容、步骤、要求,并全面铺开登记造册工作,每处工程做到了“三个一”,即“一张平面图、一张登记表、一张实物照”,对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使用权等“四权”予以公示,同时对先行试点的新湾镇印发了《试点工作操作指南》。

 在项目建设中,沅江市打破原来封闭运作的固有模式,简化审批程序,充分保障了广大群众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政府的引导下,高湖水库农民用水协会在老烂泥塘、德山塘、李家腰塘等8处山塘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村通过竞争性谈判或施工单位代表现场陈述,公开比选确定作业单位,并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开项目建设内容、工程数量、材料物资、使用情况等明细账,建立“明白墙”,让群众对自家门口的工程知根知底。

 一系列改革举措,让水利从“政府的事”变为“大家的事”,让工程实现“有人建、有人管”,也让更多沅江群众享受到了水利带来的红利。(孙曙光)